民和股份1月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1月4日接受34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介绍公司目前父母代存栏量在320万套左右,与2021年基本持平。2022年行情不太好鸡苗产量低于前年。屠宰量没有大的变化,2022年商品鸡出栏量在3000万只左右,鸡肉生食产量大概在7万吨。与以往年份相比,公司2022年增加2个熟食工厂,每个工厂设计规模为3万吨,每个工厂四条线,现在每个工厂已引进了两条线,总共生产产能在3万吨左右。
如果后续生食销售达到预期,公司会再把每个厂剩余两条线利用起来,预计熟食规模合计可以达到6万吨。公司的两个熟食工厂设置在潍坊和蓬莱,在2022年初投产,生产的熟练度在逐渐提高。
公司2021年做的定增项目中有一个80万套的扩产项目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并没有满产,计划在2023年建设完工,预计2023年能新增部分商品代鸡苗产能,2024年能够满产。公司在临沂新增了一个孵化厂,2022年年底开始动工,预计2023年能建成,与种鸡新增产能相匹配,在产能增加以后能实现孵化能力的扩张。
公司目前还是以鸡苗为主,生食屠宰和商品鸡的养殖暂时不再扩产,近期会把熟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公司2022年在杭州成立电商销售团队,这段时间一直在扩展熟食的线上销售,在天猫和抖音都有店铺,抖音有6个直播间,线上销售势头比较可观。
成本上涨主要原因是玉米和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当前父母代种鸡价格的上涨对后续鸡苗成本有一定影响。从2022年5月份开始到现在,引种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鸡苗缺口已经形成。从行业引种和繁殖时间来看,估计2023年2季度末或3季度初,商品代鸡苗缺口将逐步扩大,预计鸡苗价格会有较好的走势。
二、问答环节
问:如何判断鸡苗价格的高点和拐点?
答:2022年5月份开始引种短缺,26周产开始产蛋再加上3周孵化期产生第一批父母代,父母代经过26周生长产蛋和3周孵化生产出第一批商品鸡,共计60周左右才会出现商品苗供给减少,而且这只是增量的减少,不是整个供应量的减少,预计2023年5月份增量会慢慢的减少,届时鸡苗供应量的拐点才会到来。
问:公司养殖的主要是哪些品种?父母代种鸡在不考虑换羽的情况下扩产系数是多少?
答:公司父母代品种主要是罗斯和AA。行业内扩产系数一套祖代鸡引进来可以扩产约50套父母代苗,一套父母代差不多扩产140-145只商品代苗。基本上都能做到。
问:公司父母代开始换羽了吗?换羽会带来多少的增量?
答:目前没有换羽。换羽有几个影响因素,一是必须有空的笼位。如果这批鸡要换羽,就要找空笼位,但是规模化养殖场强制换羽的难度比较大,除非有空的笼位或者去外面租。二是换羽的价格。换羽的优势在于时间短,如果鸡苗价格很高而父母代鸡采购周期很长,换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现在不具备换羽的条件,我们不会考虑换羽。
问:公司2023年鸡苗出货目标如何?如何看待疫情反复对鸡肉需求的影响?
答:2023年的鸡苗出货目标是恢复至3.2-3.5亿羽。存栏总量在增加,加之新项目投产也有一定助力。
现在引种虽处于短缺状态,但鸡苗供应量不缺,这是因为生产周期很长。正常情况下屠宰场在正月初九、初十开工,如果行情不好,有可能延迟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对应的鸡苗不会特别好,一是市场量小,二是不具备规模性。正常情景下价格处于较低态势。疫情加剧了大家的担忧情绪,导致人员流动减少,预计3月份之前肉类消费不会高涨,下半年消费会逐渐恢复,如果此时鸡苗和肉类供应量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价格会比较可观。
问:目前父母代产能有多少?之前定增的募投项目产能释放节奏如何?
答:现在父母代存栏320万套左右,定增的80万套种鸡现在有10万套已经入鸡舍开始饲养,随着建设进度展开2023年将陆续增加饲养量。计划在2023年建设完工,预计2023年能新增部分商品代鸡苗产能,2024年能够满产。
问:11月以来,父母代价格一路上涨,如何看待后续种鸡成本?
答:未来只要缺祖代鸡,父母代鸡价格就会上涨。目前来看,有的父母代报价70多甚至更高。如果这批鸡持续高价,还是可能造成鸡苗成本的上涨。
问:鸡苗下游客户的类型和规模如何?
答:公司鸡苗客户主要以经销商和大中型养殖公司为主,大部分客户已经是规模较大的养殖户,部分经销商也在开始转型做商品鸡的养殖。
问:鸡肉业务渠道结构是怎么样的?主要有哪些客户?
答:两块鸡肉业务,一是生食,主要客户是双汇、金锣,这些企业用我们的产品去做腌制类产品。还有一些经销商和批发商、零售商。这些客户以工业原料为主,生产加工类产品。二是熟食,以C端为主,由于现在产能刚刚开始生产,还没有拉满。公司现在也在开发一些新客户,未来C端是公司发展重点,B端主要是工厂化客户,主要是提供原料。
问:熟食业务后续的销售费用投入规划如何?利润预期如何?
答:熟食业务公司是从2022年5月份才开始做电商的,在电商业务销售费用投入会相对比较大,但目前还不会大规模投入,会稳步进行。熟食业务的毛利可观,但电商前期渠道建设和投入比较多;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