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广告
广告
巨头上半年头均亏损约200元
文章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年7月24日
广告
广告

  18家上市猪企预计上半年总亏损高达139亿元。

  近日,上市猪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实没公布之前,大家都很清楚以上半年的猪价,巨头的业绩也只可能是亏损。唯一的悬念是究竟要亏多少。最终的数字也是令人震惊,根据农财智库的统计,18家上市猪企(牧原、正邦、新希望(000876)、华统、大北农(002385)、罗牛山(000735)、金新农(002548)、天康、天邦、禾丰、唐人神(002567)、东瑞、神农、傲农、新五丰(600975)、正虹科技(000702)、巨星农牧(603477)、中粮科技(000930))预计总亏损高达139亿元。其中亏损超过10亿元的就有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4家。

  为了更好的分析,我们不妨结合另一个数据来看。在7月第一周,上市猪企也公布了6月出栏,并由此公布了上半年的总出栏。根据农财智库的统计,上市猪企上半年总出栏超过7100万头。因此我们也可以估算出今年上半年巨头的头均亏损约为196元。

  头均亏损196元是个什么概念?根据农业农村部每个月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规模养殖户头均亏损最高的4月的243元,最低是2月的124元。散养户头均亏损最高的是5月的420元,最低是2月的192元。也就是说,巨头的头均盈利水平,大概也就是和普通规模猪场平均水平差不多,跟散养户养的好的水平也并无优势。

  这样的数据表现,也难怪会让部分人用“大而不强”来形容目前的养猪巨头。甚至会让人觉得如今的巨头已经陷入了养的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对于巨头而言,上半年的亏损已成定局。重要的是下一步的策略。正所谓前车可鉴,近日另一件令人关注的新闻就是正邦在对深交所的问询函中首次正面回应了巨亏的原因。业界此前对正邦早已有过各种分析,但来自当事人自己的分析还是头一次。里面也提供了不少值得关注的信息。

  按照正邦的公告,笔者大致总结为犯下了四大错误。

  错误一,错判行情。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因行情判断错误,正邦还高价采购了外部仔猪,采购均价约1500元/头,待2021年肥猪大量上市时猪价已快速下跌,销售的价格甚至不足以覆盖饲料及人工费用,此项外购亦直接造成了大额损失。

  错误二,盲目扩张母猪。为快速冲刺上母猪规模,正邦在2019年4季度开始大批量外购种猪,而从外购50公斤后备种猪到母猪配种(约4个月)、怀孕分娩仔猪(约4个月)、仔猪育肥上市(约6个月),待肥猪大量上市时已经到了2021年猪价快速下跌期。受行情压力又被迫快速淘汰母猪,前期外购的种猪均价约5100元/头,加之后期饲养继续投入综合成本(饲料、折旧、人工、药费等),但淘汰时仅按肥猪价的8折左右销售。该公司2021年淘汰及死亡母猪(含后备)200余万头,直接造成了大额损失。两年仅母猪减栏导致生物资产减值58亿。

  错误三,疯狂租赁猪舍。为匹配产能发展,解决栏舍不足问题,2019年8月份开始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高价租赁栏舍,租赁完成后进行技改投入并逐步交付使用,2019-2021年支付了大量的栏舍租金及技改投入,并投入了大量的管理资源在这些租赁场上,但很多租赁场还没有开始产出就因行情问题、大环境影响等因素而直接启动了退租程序,直至2022年底才基本完成退租业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年末,正邦的租赁负债分别为25.33亿、54.81亿和20.40亿。2022年,因租赁猪场大幅退租,使用权资产从上年末72.48亿缩减到24.60亿。

  错误四,人才管理混乱。为匹配产能需求,正邦2020年开始大量的高薪引进管理人员,从各大院校招聘大学生,从社会招聘饲养人员,直接导致管理费用及生产费用急剧上升,并对原有管理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全公司60%以上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员工,人员进出频繁影响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正邦养殖高峰时公司总员工数52322人,到了2021年底公司总员工数锐减到22088人。到了2022年末,公司在职总员工数已经降到7985人。

  正邦的困境固然令人唏嘘。然而以上的种种错误真的只是正邦一家独有吗?显然不是,我们甚至依然可以在目前的很多猪企身上看到这些问题,而且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正邦。有行业人士断言,要解决目前巨头过度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光倒下一家还不够,也许要再倒下两三家,才能让全行业出栏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才有望让猪价回到成本线。

  显然,巨亏暂时还无法真正停下巨头的脚步,目前尽管有几家企业宣布下调出栏目标,但更多的企业似乎还是在暗自较劲,行业内对下半年猪价抱有期望的同仁不在少数。他们的信心或许来自云山雾罩一般的“疫病”减产,又或者是对自己的资金储备和成本控制的优势的自信。

  但笔者不禁在想,养猪业要重回盈利的正轨,难道只有等到资金与成本的漫长绞杀分出胜负才行吗?我们的养猪人真的只有踩在部分同行倒下的躯体上才能继续前进?我们是不是应该相信,如果政府、巨头、养殖户都能展现出更大的智慧和格局,这场产能扩张的囚徒困境是可以有解决的办法的呢? □吴昊晖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广告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今日畜牧一览:
广告
热点文章
大家都在谈:
热点文章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