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广告
广告
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中国生猪“种源”过度依赖进口,要加强本土地方猪种保护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年3月13日
广告
广告

  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向大会提出《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林其鑫指出,我国拥有世界最丰富的猪遗传资源,地方猪品种数量丰富多样,普遍具有抗逆性强、繁殖能力强、肉质好等特点,并且可大量利用粗饲料喂养的优良种质特性,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华系名猪,如重庆的荣昌猪、浙江的金华猪、江苏的太湖猪以及湖南的宁乡猪等,构成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

  但自1980年代起,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3种外来猪种大量进入中国,而由于国内地方猪种缺乏专门的培育和改良,存在“生得少、长得慢、料重比高”等问题,导致我国生猪饲养主要以外种猪为主,目前在我国生猪市场已超过90%。

  林其鑫表示,一方面,我国生猪“种源”基本依靠进口,核心育种技术被国外“卡脖子”;另一方面,国内地方猪种养殖逐渐减少,存在灭绝的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收录的中国猪品种数为118个,目前已灭绝10个、濒临灭绝8个、处于濒危状态21个,12个品种暂时处于无危险状态。

  近年来,地方猪保护力度逐步加强。例如,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公布的84个地方猪品种有42个列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21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建立205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其中,地方猪以活体保护为主,建设了55个保种场和7个保护区。

  林其鑫发现,当前,我国地方猪受主产地区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存在保存总量偏少,资源的深度鉴定评价和产业开发利用水平严重不足等问题,导致地方猪种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较慢。

  林其鑫还指出,开发优良品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我们通过育种手段将地方猪种的优良基因结合,提升我国本地猪种的核心竞争力,当国内猪种的经济价值和国外进口猪种相当时,自然也就解决了种源“卡脖子”的问题。

  因此,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亟待加强。林其鑫建议,加大对保护和开发中国地方猪种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强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

  林其鑫具体提出四条具体举措:统筹建立全国性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统筹地方猪种资源保护、育种攻关和利用开发的相关工作,加大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力度,鼓励地方猪实施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地方猪生态产业集群,同时整合生猪屠宰场。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广告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今日畜牧一览:
广告
热点文章
大家都在谈:
热点文章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