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花期货在13400~13700元/吨区间窄幅运行。尽管市场对新季产量的预期反复波动,但基差依然保持强势。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棉花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及库存均有所增长。全球棉花产量预测上调52.3 万吨,全球贸易量预测上调6.5 万吨,消费量预测上调1.1 万吨,期初库存上调9.2 万吨。受上述调整影响,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上调60.7 万吨,整体影响偏空。具体来看,美棉产量、出口量及期末库存均有所上调,消费量与进口量维持不变。受益于多数州单产预期向好,美国全国棉花平均单产预计提高近7%,至919 磅/英亩,产量整体上调19.4万吨。此外,美棉出口增加4.3 万吨,期末库存相应增加15.2 万吨。
巴西方面,USDA 11月供需报告上调2025/2026年度棉花产量10.8 万吨,出口调增4.4 万吨,最终期末库存上调6.5 万吨,影响中性偏空。
中国方面,USDA 11月供需报告调增新年度棉花产量22万吨,进口量小幅上调4.4 万吨,期末库存整体上调26万吨,影响中性偏空。
开秤前,市场对2025/2026年度棉花产量的预期在750万~780万吨之间,整体心态较为乐观。然而收购过程中发现,南疆棉花衣分率普遍低于预期(约为36%),导致市场将产量预期下调至710万吨左右。随着籽棉收购陆续完成,约2100万吨的收购量又推动市场将最终产量预期重新上调至750万吨附近。
若最终棉花产量仅处于700万~720万吨区间,近月合约价格大概率走强。但当前产量预期已回升至750万吨左右,供应偏紧格局得到缓解,因此,近月合约走势将相对疲弱。
国庆假期后,棉花现货收购价自最低点5.9元/公斤止跌反弹,最高涨至6.4元/公斤,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抢收现象,整体上南疆棉花收购成本普遍高于北疆。在进口政策未放开的背景下,国内棉花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导致2024/2025年度基差持续走强近一年。基于相似的逻辑,2025/2026年度棉市基差从预售阶段开始就全面高于上一年度,加之当前一口价成交顺畅而盘面短期走弱,进一步支撑轧花厂维持较高基差报价。随着新棉上市量逐步增加,后期基差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但长期来看,2025/2026年度棉市仍呈强基差格局,这也增加了贸易商的操作难度。
9月市场消费量尚可,约为70万吨。进入10月后,由于加工量数据尚不明确,表观消费量难以准确计算,目前暂按50万吨进行预估。尽管下游市场信心依然不足,但整体库存结构相对较好。布端开始去库,织厂原料维持偏低水平,以随用随采为主;纺纱厂原料出现小幅补库,而成品库存并未出现明显累积。近期,下游企业普遍等待春节前的补库行情,预计可能带动一轮集中补库需求。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对产量预期的摇摆对近月合约影响较大。若棉花最终产量回升至750万吨以上,盘面大概率呈现近弱远强的月间反套格局。长期来看,若进口政策与2024/2025年度保持一致,新季末棉花仍可能出现翘尾行情。因此,短期产量扰动并不改变棉花长期偏强震荡逻辑。考虑到下游各环节库存结构整体平稳,短期内棉价有望迎来补库行情。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11-21]
-
[11-18]
-
[11-12]
-
[11-12]
-
[11-11]
-
[11-10]
-
[11-07]
-
[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