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本元论坛2024互动论坛1: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家庭农场养猪水平
文章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整理 作者: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4日

  主持人:胡竑邠,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互动嘉宾:

  袁有林,四川特驱投资集团副总裁

  郑和盛,正大康地集团饲料板块总裁

  王洪燕,天津瑞孚农牧集团董事长

  王广玉,大牧人牧业(黑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登峰,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剑波,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营销总监

  罗玉祥,恒众(天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小飞,天康生物饲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兼西北区总经理
 

  问题1:如何理解养猪业的新质生产力?  

  刘小飞:新质生产力包含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五个方面。

  高科技:不同品系生猪日增重差异在300g以上,动物营养方面一是要和科研院所合作,且要有足够的人才作储备,第三是生物安全,第四是数字化养猪。

  高效率:天康最新育肥成本9.5元/公斤,因其在新疆有原料优势。

  高质量:品种之间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行业发展的核心,Top30出栏占30%多,头部企业和农户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大企业有资金、技术、抗风险、疫病和生物安全的优势,头部企业做放养+套期保值,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散户有责任心、劳动力和环保的优势。

  创新驱动:天康特有的模式天康三年出栏300万头,数字化需要大企业来推动。

  罗玉祥:对生产型企业,可以转化技术应用,恒众学习肉鸡的经验把育肥猪料肉比降到2.4以下,蛋鸡全期料蛋比控制在2:1以内。

  曹剑波:新质生产力就是人、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三者间的有机整合;对于养猪业而言,新质生产力就是如何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来提升生产效率和成绩,并找出现有生产模式或管理的漏洞,从而进行改善,重点是要从各个养殖环节入手不断地摸索、升级与创新。

  袁有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怎么高水平的养好猪?像开车一样,车子、油、道路、驾驶员技术要好;养猪也一样,猪品种、饲料、圈舍环境要好、还有养殖工人的技能和责任心。

  郑和盛:新质生产力关键是人才,首先要有政府引领,科技支撑,产业驱动,企业主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环境,有益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企业层面,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更加高质量发展,在养猪方面体现在多生、少死、快大、低成本、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通过模式创新推动养殖业发展,提效增质方面,正大康地今年在PSY和肉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每增加一头,降低超20元成本,料肉比每降低0.1,降低40元成本。

  林登峰: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达到质的变化,在养猪行业要发展高健康度的猪,一是从育种角度有抗病力,其次在猪场要净化疾病。

  王洪燕:养猪是传统且高科技的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反思原有的东西,重新建设思考的过程,在全要素生产力上,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是人才的产出,二是产业链的细分上,重新的思考如何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上的精准协同与分工?

  王广玉:三个维度,一是净化猪场的疾病,二是育种,三是通过营养降低料肉比,此外从金融的角度帮助客户套期保值的贡献也很大。

  主持人总结:在生产力方面,机器人是目前讨论最多的;劳动对象方面(猪),更多侧重抗病,育种和营养结合,此外非瘟背景下,考虑肥猪种猪兼用;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方面,合成生物学是热门。
 

  问题2:家庭农场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郑和盛:养猪业受土地、环保、政策的影响,它的扩张首先,规模养猪不等于低成本,家庭农场有自身的优势,尤其土地、人工,未来两者互补,甚至相互依存的发展,家庭农场可能会主动融入产业链。营养精准、猪群健康,提高自身竞争力。

  袁有林:家庭农场具备独特优势:首先,家庭农场经营者责任心非常强;其次,家庭农场环保压力相对较小;第三,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灵活。

  林登峰:集团和家庭农场长期博弈,非瘟一平静,大集团会逐步退出,福建的家庭农场大约150头母猪自繁自养,责任心强,决策快,行动力强。目前福建有150多家双阴猪场。  

  曹剑波:欧洲和中国的家庭农场不同,市场主导地位、发展不一样,未来家庭农场是否还养母猪,在哪个环节更有竞争力?大集团的很多猪其实是家庭农场在养。集团和家庭农场未来分工不同,家庭农场可能专门养肥猪。 

  主持人:家庭农场责任心更强,似乎养母猪或小猪更好一些,但考虑非瘟,家庭农场更适合养肥猪,所以不同地区家庭农场找到自己的优势值得思考。

  王洪燕:家庭农场的总成本是否领先?是否有差异化?是否聚焦?目前家庭农场要想脱颖而出需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需要养殖模式与时俱进,需要差异化和专业化。

  罗玉祥:集约化养猪全进全出、整齐度高,所以集团最适合养肉鸡、其次是蛋鸡,猪和奶牛不适合集约化养殖,问题主要在母猪,个体差异大,淘汰率高,家庭农场养更好,可以弥补个体差异。

  王广玉:家庭农场会下降,没有完整产业链和研发,只能跟随,未来效率低的家庭农场还是会淘汰,之前很多因为资金链断裂的家庭农场退出;未来家庭农场还是会存在。

  刘小飞:家庭农场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生存方式会变,他们有硬件资源、环保优势、责任心,猪周期和资金链是家庭农场面对的两大重要问题,如果做公司+农户,持续盈利,风险小,集团企业对家庭农场是有需求的。未来家庭农场的生存模式是和集团企业深度融合。

  主持人:欧洲的家庭农场得益于完善的第三方服务,生产成绩不会逊于集团企业。我国南北方因为地势,家庭农场也有区别。
 

  问题3:我们企业如何加强与家庭农场的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广玉:饲料企业要拥抱变化,要融入产业链,如做一些放养,未来还要与家庭农场形成一种合作共赢、互利互赢的良好关系。  

  刘小飞:一是天康从2014年就做技术和金融的服务,二是通过自己的养殖引导家庭农场养殖,持续发展,饲料企业有责任提升产品力,研发不断精进,用好采购和制造的优势,大原料采用套期保值持续降低饲料成本,更好服务于家庭农场。

  罗玉祥:一是引进高产母猪,二是提高营养浓度。

  王洪燕:站在供应链角度,饲料企业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产品力;站在养殖户的角度,增加他们的养殖技能,此外,饲料企业还应帮助客户提升其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

  林登峰:未来只有做保姆式、专家式的服务商,才能生存下去,只有客户生存下去,饲料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曹剑波:找到家庭农场的痛点,饲料企业针对性的提供帮助。饲料企业要把营养做好,还要低成本,第三是便利,最后,做好其他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很关键。

  袁有林:饲料企业未来空间越来越小,没想到来这么快,首先要考虑生存,保存现有实力,适当做一点一体化的业务,其次是服务,满足家庭农场的短板,真正服务于家庭农场。

  郑和盛:饲料企业压力大,在中国一条龙不是唯一出路,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正大康地近几年从营养方案提供者向价值方案提供者转型,希望为家庭农场更好地服务。

  (本文由饲料行业信息网现场整理,未经专家审阅,如有不妥请谅解!)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