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新生仔猪的护理及寄养
文章来源:今日养猪业 作者:石庆武等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0日

      仔猪生长和存活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初生仔猪免疫调节能力较差,营养、环境以及生理等因素变化都会对仔猪的生长和存活造成影响,因此初生仔猪的科学护理和合理寄养是提高仔猪断奶前存活率的关键措施,本文将从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原因分析、护理和寄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提高参考。

  仔猪护理和寄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降低仔猪死亡率和提高仔猪体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生仔猪阶段,对仔猪实施良好的护理和寄养措施,可以避免仔猪因疾病、营养、环境等原因造成的死亡现象,提高其存活率,同时也能优化每头仔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应用好仔猪的护理措施及寄养方法,能使仔猪存活率得到有效保障,并最大化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断奶仔猪存活率、仔猪护理和寄养措施和提高仔猪存活率方法等方面展开介绍。

  1 断奶前仔猪存活率对于养猪的影响

  1.1 提高仔猪断奶前存活率的重要性

  仔猪断奶前存活率是一个关系到猪场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存活率越高,则猪场经济效益越高。有效的提高断奶前仔猪的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才能最大的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保证养猪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减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充分挖掘母猪繁殖潜力,成了养猪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养猪业。

  有数据指出,新生仔猪断奶前死亡率普遍在10%左右,严重的能达到25%甚至50%以上,且大多数在产后第1周内死亡。即便是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好的猪场,仔猪死亡率也会在7%以上,而对于普通的猪场,其断奶前死亡率则会更高点,一般会在10%以上。由此可见,猪场能够合理调控仔猪断奶的前死亡率,将对提升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2 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原因分析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温度、营养、疾病、母猪分娩、饲养管理等方面,这些因素相互关联,需要猪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仔猪的免疫力,确保仔猪的存活率。

  (1)仔猪初生重和窝产仔数影响着初生仔猪的存活率,对于仔猪自身而言,随着窝产仔数的提高,仔猪的越初生重越小,从而影响到仔猪吃初乳及生存能力。仔猪吃不到足够的初乳,获取不到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和营养,很容易发生死亡。

  (2)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仔猪应激反应也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弱,加上皮下脂肪少,周身被毛数稀少,很难适应低温环境。如果猪舍内不进行温度调控,长时间的低温会引起仔猪产生冷应激,造成仔猪免疫机能下降,从而降低仔猪的成活率。

  (3)疾病因素也是引起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初生仔猪免疫力先天不足,很容易患各自疾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流行性感冒、仔猪低血糖。仔猪如果没有得到好的护理,很可能会患病,造成猪场仔猪群较高的死亡率。

  (4)在饲养管理中,脏乱差的猪场环境也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初生仔猪抗逆性较差,不能够适宜较为恶劣的生长环境,如果卫生条件得不到改善,会导致仔猪的死亡率攀高。

  2 仔猪护理的措施

  2.1 断奶料

  在仔猪最佳断奶时间为21日龄时,一般不超过28日龄。为了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可以采用过渡的方法,未断奶前就让仔猪和母猪共同饲养,试吃饲料。为了补充仔猪的营养需要,可以在断奶旺食期大量饲用植物性饲料。为了让仔猪在断奶时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降低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在仔猪食物中添加益生菌,帮助仔猪建立肠道微生物群,提高仔猪免疫力,保证养猪场经济效益。也有研究表明,添加5%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在仔猪日粮中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2.2 防寒保暖

  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低温比较敏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于提高仔猪存活率至关重要。同时也应该注意“仔猪怕冷,母猪怕热”的温度协调问题。为了仔猪的正常生长,猪舍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33℃,往后可以逐渐降低舍温。在寒冷季节,为维持猪舍温度,应该在猪舍内增添热源,如加热灯、加热垫、地暖、保温盖。同时,饲养员需要定期对猪舍内的保温设施进行检查,进行检修,防止保温设施出现故障导致仔猪受寒,产生冷应激,轻则感冒、腹泻,重则冻死。

  2.3 饮水情况

  饮水对仔猪发育有重要意义,对弱小仔猪尤为重要,适当的补水不仅可以增强仔猪机体的活性,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仔猪饮水不足则将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为保证仔猪健康,饮水需要猪场关注每一个细节,如饮水器、水量、水质和水温。饮水应该保证饮水器和水质的干净,不污染。在给仔猪饮水时,饮水温度也值得考虑,水温25℃饮水对仔猪生长发育有效,能显著提高仔猪饮水量和日增质量,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

  2.4 固定乳头

  初乳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球蛋白,为了让初生仔猪越快吃到、吃够初乳,一般需要为仔猪人工辅助固定乳头,这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和存活率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人工固定乳头不但能缩短仔猪建立猪群乳头秩序所需的时间,还能提高仔猪机体机能。为仔猪固定奶头,应该根据仔猪的具体情况安排固定相应的奶头,遵守以仔猪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的原则。将弱猪固定在母猪前中部乳头,壮猪固定在母猪的后部乳头,保证仔猪吃足初乳。一般需要对其管理三天左右,待乳头秩序建立后,就不再需要安排人员进行乳头固定工作。

  2.5 断尾及去势

  仔猪断尾可以有效的避免仔猪咬尾现象的发生,也能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保证猪场的经济效益。有试验结果显示,断尾仔猪与未断尾仔猪相比,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行为也较为温顺。在进行仔猪断尾工作时,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掌握“六字诀”,以免对仔猪造成伤害。

  仔猪去势一般是指公猪去势,母猪不需要。公猪去势后性情比较温顺,食欲好,增重快,胴体品质高,有利于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在给仔猪去势时,应做到“十做到”。为保证去势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产生去势继发症,增强操作者的责任心是关键。

  2.6 疾病防控

  由于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完善,自身的免疫能力先天不足,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仔猪腹泻、仔猪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等疫病。这些病发生后都会导致仔猪死亡,为确保猪群的免疫效果,需要猪场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对仔猪有序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其免疫力,为仔猪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猪场在给仔猪注射疫苗的时候应遵循“四大原则”,避免给仔猪接种疫苗的时候产生应激,影响到仔猪疫苗的接种效果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2.7 人员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饲养员是实际生产者,有必要对饲养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培养饲养员的责任意识,重视对哺乳期母猪及仔猪的照顾。安排饲养员进行巡栏工作,对仔猪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判断仔猪体况是否正常,方便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减少仔猪死亡率,也方便日后更好的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和方法。初生仔猪反应稍显迟钝,很容易被母猪压死与踩伤在产房,可以加强值班人员人数和巡栏次数,方便及时对被母猪压踩仔猪进行救治和护理。此外,饲养员可以根据“仔猪活力判断五要素”对初生仔猪进行观察,对不同仔猪进行针对性地护理,方便在初产时及时淘汰无价值仔猪,而在断奶时,对于长期处于病弱状态的仔猪也应予以淘汰,减少饲养成本。

  3 仔猪的寄养

  3.1 寄养的原因

  (1)母猪产仔过多,仔猪初生重较小,且有效乳头数不足。一些弱小仔猪不及时进行护理,很容易死亡。为了让初生仔猪能够吃到足量的初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一般会将弱小仔猪集中到产房中母性较好的母猪进行哺育。

  (2)母猪的乳房因病不能正常泌乳,或母猪死亡,导致不得不进行寄养。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新生仔猪寄养到正在哺乳期的母猪,让其能够吃到初乳。

  (3)母猪母性差,有会咬仔食仔的恶习。只需要猪场母猪产后要及时把仔猪拿走,以防母猪咬仔,造成猪场的经济损失。

  3.2 寄养的方法

  寄养的形式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4种:紧急寄养、直接寄养、交叉寄养、返回寄养。不论采取哪一种寄养的方式,都是以使仔猪能够尽快吃到初乳为目的,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3.3 寄养的注意事项

  (1)虽然有研究报道寄养工作对母猪影响较小,但是寄养对仔猪及母猪都有可能会产生应激,因此猪场必须严格按照寄养原则来完成寄养工作,一般要求非必要不进行仔猪寄养。

  (2)仔猪寄养有疾病传播的风险,会导致猪舍内不同栏之间仔猪和母猪感染疾病,所以在寄养时有提前分析问题,再考虑是否进行寄养。否则,不科学的寄养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到生产性能。

  (3)仔猪寄养一般是选择壮猪进行寄养,不考虑弱猪。在仔猪寄养前可以让仔猪吃足初乳,刚寄养时需要安排饲养员对寄养仔猪进行看护,如果仔猪不适应新环境时,则需要重新返回之前的栏舍。

  (4)“寄养母猪”母性要好,能够接受对外来仔猪,要有较高的泌乳能力,不影响到寄养仔猪的初乳摄入量。同时也要求其性情要温和,对寄养仔猪不排斥,有较强的带仔能力。

  (5)对哺乳仔猪进行寄养工作,时间应该尽量地快。有研究表明,分娩当天寄养比分娩后第2天以后寄养能更好地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

  4 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方法

  4.1 增加初生重

  仔猪初生重对于仔猪存活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初生重大的仔猪才能更好的获取到从母乳中获取营养,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速度。因此,不是单纯的追求母猪的产仔猪数,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才能有效的保证仔猪的存活率。为提高仔猪初生重,可以引入初生重大的优良品种进行繁育杂交。有试验结果显示,仔猪初生重的遗传力较高,广义遗传力达到92.95%,狭义遗传力为61.85%。对于高遗传力,在育种工作中可以采用纯种繁育的方法对性状进行选择,以提高后代的初生重。

  还有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仔猪初生重都有积极地调控作用,猪3号染色体上的rs335824784位点与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呈显著关联,这些研究都可以为将来的育种工作中对仔猪初生重的调控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4.2 改善母猪营养

  初乳和常乳的摄入量关系着初生仔猪的存活率,其中,新生仔猪对初乳的摄取量是影响其生存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的分泌量,能够有效地提高仔猪的存活率,降低病弱猪的死淘率。通过优化母猪饲粮配方,可以有效地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保证母猪营养需要,使仔猪能更好地从母乳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免疫物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哺乳母猪的饲粮中使用添加优脂能脂肪粉、葵花子皮和蛋白质水平12%的低蛋白日粮能有效的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此外,在母猪从交配到妊娠第108天,用果胶渣饲喂母猪,初乳产量最高。

  保证母猪在哺乳期都获得到足够的营养,不仅能使仔猪获取到足够的营养,也能维持母猪的背膘厚度,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繁殖机能。生产实践中,也应该确保饲料原料的新鲜感,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以免造成母猪霉菌毒素中毒,从而影响母猪机能。

  4.3 保持环境卫生

  搞好猪场环境的消毒和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舍内安静、空气清新,有利于降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尽量提高仔猪的舒适度和健康度,避免其产生环境应激,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污,保证畜舍清洁,并采取定期消毒措施,防止蚊虫和病菌滋生,造成疫病感染。为保证空气的流通,防止舍内有毒有害气体超标,需要定时通风换气,但是也要防贼风,避免感冒等疾病发生。

  在环境控制中可以科学利用一些新技术,如在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能有效的降低仔猪的死淘率,显著提升断奶仔猪存活率。此外,基于NB-IoT和云平台技术设计的猪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能有效对猪舍环境进行远程监测和实时调控。基于LoRa设计的猪舍环境监测系统,能够满足猪舍环境多点监测的需求。基于环境感知机器人设计的猪舍环境监控系统,可对猪舍环境实时监控,预警环境突变。这些研究都为猪舍环境的实时监控及调控提出有效的方法,利用好猪舍环境检测技术能为仔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保证仔猪的存活率。

  
投票:技术频道浏览人群调查:
 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