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广告
李胜利:奶源供需匹配 关系乳业未来
文章来源:乳业时报 更新时间:2023年6月8日 评论本文
广告

  全球奶牛养殖都面临巨大压力

  李胜利在会上就近期国际原奶价格和乳制品拍卖价格的走势做了阐述。李胜利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和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密切相关的,2022年,主要奶业国奶价触顶回落,相比中国奶价走势延迟一年左右,其中美国、欧盟、新西兰奶价从高点回落25%、16%和17%。到了2023年,国内、国际奶价呈共振走低的趋势,而中国最大的奶业贸易伙伴新西兰乳制品市场将持续低迷。

  GDT乳制品拍卖价格低位震荡,5月16号,全脂奶粉在3100美元/吨以下低位震荡,已从高位下跌了31%,脱脂奶粉从最高的4500美元/吨降到了3000美元/吨,下跌了36%。再看整个世界奶价以及饲料价格变化趋势,奶价从4.2元/公斤下降到了2.6元/公斤,下降达38%,但是饲料价格从2.6元/公斤下降到2.4元/公斤,下降的幅度只是7.6%。当前全球奶牛养殖,包括中国奶牛养殖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成本处在高位,但是奶价下降的幅度比较快,因此养殖效益大幅度下滑。

  国内奶业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1:2022年液态奶消费下降8.6%

  李胜利表示,8年来国内液态奶消费首次出现下降,从需求端来看,受疫情、经济增速和收入下降、学生奶生产下40%—50%等因素的影响,从2020—2021疫情两年中,8.5%的高消费增速戛然而止;2022年液态奶消费出现首次下降,而且高达8.6%。2022年消费量按照-8.6%计算,则2020年—2022年消费实现增量590万吨左右。

  从供给端来看,2020年—2022年牛奶产量增长730万吨,进口当量增长200万吨,总计930万吨,那么2022年供给过剩340万吨左右(进口+国产)。

  挑战2:2023年—2024年养殖端面临奶源过剩与效益下滑的巨大压力

  李胜利提到,2022年前40位养殖集团奶牛存栏286万头,集团化牧场扩张速度过快。根据调研,今年2月份龙头乳业平均喷粉的生鲜乳达到1.08万吨,占收奶量的17%左右,高于2022年12月调研的13%。5月份的调研情况有所好转,每天喷粉生鲜乳在4000—5000吨,数量有所下降。

  李胜利表示,截至2023年2月,龙头乳企的大包奶粉库存17.8万吨,折合生鲜乳140万吨左右。2023年乳企库存奶粉可能会维持在20万吨库存的高位,加上奶牛养殖企业过剩奶源喷粉的库存,奶粉库存量在25—30万吨。“2023年过剩生鲜乳量预计超过110万吨。”

  目前,奶源过剩、奶价下跌、饲料成本维持高位挤压行业利润,奶牛养殖效益下降。奶牛体系监测2023年4月奶价位3.91元/公斤,同比下降0.28元/公斤,公斤奶利润空间仅0.15元。农业部监测2023年5月第4周主产省生鲜乳价格3.86元/公斤,同比下跌7%。2023年5月,全国平均奶价3.9元左右,部分在3.7—3.9元/公斤,而同期养殖成本为 3.85元/公斤,养殖行业阶段性亏损面将超过50% 以上。

  李胜利表示,亏损导致现金流中断,2023年5月已有牧场开始退出。“最近调研发现,国内的一些牧场也主动开始淘汰奶牛,对现有牛群结构进行调整。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辐射场2023年5月份的奶牛存栏为46.84万头,同比减了3.42%。3000头以下辐射场2023年5月存栏16.85万头,同比减少6.28%。”

  挑战3:中国新生婴儿的数量近5年下降了44.51%

  李胜利表示,中国新生婴儿的数量下降,对婴幼儿奶粉企业而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2年全国人口14.12亿人,出生人口是956万人,死亡人口是1041万人。首次出现了人口的逆增长。2023年预计出生人口为800多万。以趋势线拟合法预测生育意愿,2023年到2035年,新生人口将下滑至600—800万区间内,并基本保持不变。“未来中国新生婴儿的数量,对国内乳制品产业尤其婴儿配方奶粉,以及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构成结构性的影响。”

  挑战4:3年疫情的影响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乳制品的消费

  李胜利提到,今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41.5万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利润总额20329亿元,同比下降20.6%(按可比口径计算)。

  从2022年—2023年进口乳制品大幅下降来看,2022年我国进口干酪制品227.1万吨同比减少14.4%,其中进口大包粉103.5万吨,同比下降18.8%;进口包装牛奶72.2万吨,同比减少27.5%。2023年1—4月份,中国进口大包粉32.37万吨,同比减少40%;进口包装牛奶16.18万吨,同比减少38.3%。“这样的数据也说明很多乳品企业压货量增加,导致进口乳品大幅度下降。”

  挑战5:中国乳制品结构和南北不平衡制约着我国奶源阶段性过剩

  李胜利表示,每年过完春节,奶源就会面临过剩的局面,而每年再到七八月份又面临着奶源紧缺。究其原因,李胜利从国内与西方国家乳制品结构的差异和优化谈到,西方发达国家乳制品结构呈多样化,具备较大的季节缓冲能力。例如,美国和德国液态奶产量只占生鲜乳的20%左右,其他固体乳制品产量占比很高,尤其是奶酪,产量折合生鲜乳比例达到50%左右。

  中国乳制品结构的差异很大,液态奶占到74%。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3117.7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预计在2900万吨,占我国牛奶产量3932万吨的73.8%,占商品化生鲜乳的比例更高,乳制品加工缺乏弹性。“消费如果不畅通的话,就不可能多收奶,所以国内奶源每年都会出现春节以后过剩,七八月份热应激后奶量减少造成的奶源紧张。因此,未来可探讨多元化的乳品加工途径、缓冲生鲜乳购销矛盾。”

  此外,国内南北奶源的不平衡制约奶业发展,“这些年,中国的奶源基地建设都集中在胡焕庸人口分布线的西北侧,以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方建设较多,但像河南,包括南方地区奶源基地建设严重不平衡。”李胜利表示,南方省份人口、牛奶需求量占58%以上,奶牛存栏占全国的12%左右,产奶量只占全国的10—15%,南北奶量不平衡、北奶南运长期存在。当前,受养殖成本、奶价等因素影响,很多中小企养殖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国内奶源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未来奶源配比问题是需要企业考虑的。

  我国2023牛奶供应与需求的预测

  李胜利表示,2023年适当淘汰部分低产奶牛(5%—8%),淘汰30—50万头,2022年进口奶牛25万头将陆续投产,奶牛产能将在下半年出现下行趋势。此外,加上单产提升0.2吨,根据2021、2022年奶牛头数的加快增长,2023年商品原奶产能加上喷粉奶粉最高可能达到8.5万吨/天,乳企对生鲜乳需求增速按4%计算,每天仍有2000吨过剩量。

  2023年按照牛群增长率低速增长3%计算,640万头荷斯坦奶牛、按照成母牛比例55%,单产按照9.0吨计算,目前奶源的供应8.5万吨/天,如果国内牛奶消费需求增速能达到4%,那么一天能消耗8.3万吨奶,则每天会有2000吨原奶过剩;如果消费增速能保持2020年、2021年8%的增速,那么8.5万吨的原奶则完全可以消化。今年奶源过剩问题能否解决,就在于今年的乳品消费能不能恢复到6%以上的中高的增速。

  对于应对目前原奶过剩的政策建议方面,李胜利认为,首先要稳收奶、稳奶价。指导主产省龙头企业主动化解市场风险,购销合同到期及时续签,稳定生鲜乳购销秩序;鼓励各省继续实行生鲜乳收购指导价,指导主产省区分大牧场和中小牧场指导价,适当保护中小牧场,加强落实监督;鼓励养殖企业主动淘汰低产奶牛,如果奶价持续低于成本价,预计2023年国内奶牛淘汰率将超过8%,达到50万头。“国内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与规模化牧场适当压低奶牛牧场建设速度,牧场建设、奶牛扩群一定要和原奶生产、国内消费匹配,不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此外,适当延长哺乳期,使用部分库存奶粉代替部分进口代乳粉饲喂犊牛。”

  其次,加大产业扶持。协调金融机构为奶牛场提供中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2%-3%),缓解奶牛场现金流压力;出台稳定收奶专项补贴,包括提高粮改饲青贮收储补贴,从每吨50元提高到 100元;调整蓿补贴,增加苜蓿青贮生产补贴。

  继续推行原奶喷粉补贴,把补贴给奶牛养殖企业;1吨原奶补贴600—800元。例如河北省2022年、2023年分别下达生鲜乳喷粉补贴资金2500万元和1500万元,对正常收购生鲜乳并有喷粉的乳品加工企业提前拨付2023年生鲜乳喷粉补贴资金。研究出台奶价保险、奶粉收储等政策。

  此外,李胜利也表示要拓渠道,加快推进奶农办加工试点。“推进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试点,鼓励和连续扶持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拓宽原奶销售与牧场增收途径。”

  另外,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推动乳制品消费。多渠道通过公益宣传倡导消费者多饮奶,通过向儿童、学生、老人派发乳制品消费券,增加乳制品消费。

  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与奶业大省的奶牛创新体系,发挥国家和省级体系的技术优势,深入基层了解生产中问题,开展技术服务,推广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解决奶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李胜利在专题讲座总结中提到,世界奶业主产国高增长时期已过,未来满足中国进口的需求的潜力在下降。当前,受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2023年全球政治、经济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经历2022年全球高通胀、原材料成本达到历史高点,2023年将出现下行趋势,所以今年的养牛成本会有所下降。此外,中国奶业在受到3年新冠疫情影响,GDP增长与消费增速影响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丨来源:乳业时报采编中心丨本期编辑:李娅静

  丨校读:封斌

  丨监制:张耀

  丨总监制:赵敏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