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来说一说玉米行情的事。
最近的玉米市场有两件事值得关注:
第一是进口玉米最新一轮拍卖结果,共投放19.2万吨,成交率27%。
是不是很眼熟?
可以说自从进口玉米拍卖量级及拍卖方式调整以后,这个成交率就稳定了下来,一直在27%-28%。
这对玉米来说,是件好事。
为什么?
因为成交稳定,意味着大幅下调底价的可能性就小,意味着后续择期出库的量级也不大,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就小。
现在玉米最怕的是什么?
其实就怕突然供应增加,把市场打个措手不及。
换句话说,只要供应继续偏紧,那么玉米就稳了。
那么我们就要看玉米这个供应偏紧能不能维持?
第二件事是山东玉米上量持续走低。
近两天一直都维持在200多车,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最近下雨,所以影响了上量。
以前这么说是成立的,但这波雨是刚来的,之前并没有下雨,而且是在玉米上量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出现的突然反转。
说明什么呢?
这无疑都在印证一件事,那就是市场上一直喊着的余粮见底。
经过这些天的折腾,我们也更倾向于认为,华北山东的余粮恐怕确实见底了。
首先说今年玉米的渠道库存确实比上一年偏低,而且低不少。
这两年玉米行情都不太好,或者说贸易商在囤粮后都吃了亏,尤其是去年,玉米价格快速下跌,从7月份的2500元/吨到9月份一下就降到了2140元/吨,跌幅较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主体都收紧了动作。
另一方面,从心理上说,现在已经是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去年的规律,很多贸易商都会把粮存在这时候再卖,以期能卖个好价钱。
但是即便在进口玉米开拍、小麦替代等这些弱势背景下,玉米依然没有出现夸张上量。
显然,以玉米市场如此脆弱的情绪肯定是扛不住的,所以更大的可能是确实余粮减少了。
所以可以看到,今年华北山东的行情是比较坚挺的,虽然也有过一天跌数次的时候,但是底部是撑得住的。
而这个撑得住并非来自于情绪,更多是来自于供应偏紧的事实。
山东华北余粮见底,那么就要靠东北粮来补充,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可以关注下东北粮入关的情况以及北港库存的情况。
如果这个事实被敲定,那么玉米的大趋势也就出来了。
小麦替代并不足虑,因为小麦替代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不要只看到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小麦的托市也同样对玉米起到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从进口玉米拍卖可以看出政策端对玉米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这是玉米趋势的基础。
有了政策的保驾护航,我们就理由认为,接下来玉米在供应偏紧的格局下会继续坚挺。
至于能否突破新高,这要看具体的利涨因素能否实现共振,但玉米坚挺且重心上移的大趋势已经挡不住了。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31]
-
[07-30]
-
[07-30]
-
[07-30]
-
[07-30]
-
[07-29]
-
[07-29]
-
[07-29]
-
[07-29]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