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价格先涨后稳。东北玉米价格小幅反弹,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率下降,对市场的影响也在逐步淡化,伴随期货的上涨,东北玉米价格上涨20元/吨左右。拍卖初期价格下跌引发贸易商抛售,但随后市场情绪逐渐稳定,贸易商逐步观望。随着进口玉米拍卖常态化,市场对政策利空的反应减弱,交易逻辑重新回归供需基本面。后市应重点关注政策投放数量和成交情况,另外,预计月底内蒙古中东部、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地有较强降雨过程,需密切关注可能的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初期成交较高,后续成交偏低
2025年7月开始的进口玉米拍卖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较为明显。首先来看对玉米价格的影响。7月初进口玉米拍卖初期导致市场热度快速下降,玉米价格快速下跌。但随着拍卖持续,成交率低迷,市场对进口玉米的利空情绪逐渐消化,价格在7月下旬出现反弹,华北地区领涨,由于到货量偏少,深加工企业纷纷提价促收。在华北价格上涨以及期货上涨的带动下,东北玉米价格也出现反弹。
从当前市场的心态来看,市场的心态由前期的积极卖粮变为观望。拍卖初期价格下跌引发贸易商抛售,但随后市场情绪逐渐稳定,贸易商逐步观望。随着进口玉米拍卖常态化,市场对政策利空的反应减弱,交易逻辑重新回归供需基本面。玉米期末库存同比下降,限制了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总体来看,进口玉米拍卖更多的是对市场心态的影响,但近几次拍卖来看拍卖对市场的直接影响逐渐减弱,情绪面转向理性,价格在短期调整后企稳反弹。
深加工停机检修,饲用维持刚需
截至7月25日,南北各地深加工企业陆续进入夏季检修阶段,开机率明显下降,主要集中在安徽、黑龙江,同时下周开机率有可能还会下降。近两年深加工企业夏季检修阶段再度开启,首先深加工价格的调整并没有让自己的利润得到有效或明显地改变,现在价格对应产品的利润基本都是亏损,所以深加工选择停机检修。其次,深加工开机率降低,间接对于玉米的需求就会放缓或减缓,玉米深加工企业仅维持刚需而已,而不是需求大增。最后,东北余粮虽然在大幅度地减少,但并不代表深加工没有库存,毕竟南北操作策略不同,所以对于玉米的需求不强。饲用方面,生猪为主要的饲料需求,头部企业着手各种对于产能的操作,首要就是控制出栏体重,从而使得猪价不要出现大幅度的大跌或暴跌行情,维持饲用的基本需求。
后市重点关注投放节奏和天气变化后市来看,短期利空因素逐步被消化,情绪面转向理性,价格在短期调整后企稳反弹,但反弹高度受限。由于新作上市临近和政策粮投放节奏的不确定性,市场仍存在波动风险。另外,极端天气也不容忽视,预计未来10天,东北地区、华北北部等地多阵性降雨,累计降水日数可达5~8天,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利于土壤水分增加,但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低洼农田可能出现短时渍涝。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25日联合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风险提示:预计7月26—27日,内蒙古中东部、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地有较强降雨过程,上述地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内蒙古东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吉林西南部等地农田渍涝灾害风险较高,易造成作物根系早衰、土壤肥力流失。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29]
-
[07-29]
-
[07-29]
-
[07-28]
-
[07-28]
-
[07-28]
-
[07-28]
-
[07-25]
-
[07-25]
-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