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国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陆续进入关键授粉期,而北方主产区局部高温干旱一度牵动人心。随着山东、东北等地陆续迎来“及时雨”,多地旱情有所缓解。不过,气象预报显示,8月上旬以前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地降水偏少、局地高温,当地玉米长势依旧面临挑战。以下是简要分析。
一、 东北:降雨有利于缓解前期旱情,少部地区已因旱减产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东北大部分玉米进入吐丝,内蒙古甚至有玉米进入了花期。今年7月以来,由于东北地区降水普遍偏少导致辽宁北部、吉林大部和黑龙江三江平原、黑龙江西部出现不同程度干旱,但随着近期降水,旱情有所缓解。不过,据了解,由于前期高温干旱导致玉米长势偏快,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玉米已经完成授粉、开始鼓粒,干旱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十天(7月28日至8月6日),东北、华东沿海等地降水明显,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旱情。
二、 华北:极端高温与降水并存,河南旱情惹人忧
近期,华北夏玉米主产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北京7月24日开始出现明显降雨,局部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河南郑州市发布夏玉米花期高温预警。
对于华北玉米而言,河南等地高温持续更值得关注(其中,7月25日至8月3日,郑州市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局部38℃以上,对即将抽雄玉米易造成“卡脖旱”;对已抽雄玉米容易造成作物花粉活性下降,降低结实率)。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华北夏玉米正从拔节期向抽雄期过渡。
另中央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十天(7月28日至8月6日)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地降水偏少,有4~9天35~38℃高温天气,其中8月3-5日上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9~41℃,土壤缺墒将持续并加重,不利于春玉米吐丝灌浆和夏玉米拔节抽雄。
总之,7月以来干旱对于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单产构成的不利影响有限,特别是本轮降水过后,多地旱情得以缓解;但随着华北夏玉米进入拔节抽雄阶段,局地持续旱情发展可能对当地玉米单产不利。其是否会影响后续华北农户收获初期的卖粮积极性,我们将持续关注。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31]
-
[07-31]
-
[07-31]
-
[07-30]
-
[07-30]
-
[07-30]
-
[07-30]
-
[07-29]
-
[07-29]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