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在长沙市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年中趋势会商暨测报培训,会同14个市州植保植检机构测报技术人员及气象专家、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指导专家,根据全省病虫害发生态势、病虫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预计2025年下半年湖南省主要粮食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二化螟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夏秋玉米总体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玉米螟、蚜虫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害轻发生。夏秋大豆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其中豆荚螟、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偏轻发生。
一、下半年发生趋势
(一)水稻虫害
二化螟总体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3200万亩次。
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40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总体偏重发生,湘北中等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900万亩次。
稻叶蝉、大螟、稻秆潜蝇、赤斑黑沫蝉、稻蓟马等其他虫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全省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
(二)水稻病害
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600万亩。
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丘陵山区、老病区和易感品种大面积种植区流行风险大,全省发生面积110万亩。
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60万亩。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凝露或多雾天气存在重发风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
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粒黑粉病、穗腐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10万亩。
(三)玉米病虫害
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次。
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玉米纹枯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
玉米锈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玉米小斑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
玉米大斑病: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四)大豆病虫害
豆荚螟:偏轻发生,张家界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
大豆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大豆食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
斜纹夜蛾:偏轻发生,常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
烟粉虱: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
大豆红蜘蛛:轻发生,衡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大豆锈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
大豆病毒病:轻发生,衡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大豆根腐病: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
大豆菌核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霜霉病、甜菜夜蛾、点蜂缘蝽等轻发生。
二、预测依据
(一)病虫基数
7月9日,全省二化螟残虫早稻加平1703头,中稻有41个县亩平虫量过千头,全省加平2201头,田间虫量具备大发生虫源量;当前中稻田稻飞虱百蔸虫量606头,褐飞虱比例高,稻纵卷叶螟亩平幼虫量5649头。7月初,全省在田玉米草地贪夜蛾加权百株虫量4.1头,各监测点二代玉米螟平均百株虫量8.5头。
(二)栽培因素
一是桥梁田增加。近年湖南省中晚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中稻栽插期长,桥梁田增加,利于害虫辗转为害。
二是部分品种抗性减退。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常规品种自留种抗性退化以及极端气候因素影响稻瘟病流行风险增加。
三是栽培密度增加。合理密植等种植要求、偏施或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导致水稻田间生长量增加、郁蔽度变大、通风透光性降低,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生长增殖及病害发生流行。
四是种植模式及品类复杂。夏秋玉米生育期不一,特别是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占比提高,适宜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害虫的发生为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利于叶螨、棉铃虫等多食性害虫转主为害。
(三)气象条件
据气象部门预测,7 月下旬开始湖南省气象干旱呈快速发展趋势,湘北、湘中发生较重干旱风险高,高温干旱强度重于上年,不利于病害发生,但虫害防控难度增加。7—8月有1~2个登陆台风影响湖南省,强度重于常年,利于“两迁”等迁飞性害虫迁入为害。
(四)其他因素
据定点监测反馈,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抗性升高;褐飞虱对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7-17]
-
[07-17]
-
[07-17]
-
[07-16]
-
[07-16]
-
[07-16]
-
[07-16]
-
[07-16]
-
[07-16]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