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根腐病、顶腐病及苗枯病作为苗期主要病害,常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本文系统阐述三种病害的发病机理、症状特征,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维度提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一、玉米根腐病防治要点
1.1 病害特征与发病规律
玉米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致病菌包括腐霉菌、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低温高湿环境(土壤温度15-20℃,湿度>80%)易诱发该病,连作田、排水不良地块发病尤为严重。发病初期,根系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后腐烂坏死,地上部表现为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
1.2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372”“登海605”等;实行3-4年轮作,避免与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连作;深耕改土,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透气性;适期晚播,待地温稳定在12℃以上播种,降低病菌侵染风险。
种子处理:播种前采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浓度)按药种比1:500包衣,或用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62.5克/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有效抑制种传和土传病菌。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恶霉灵(30%水剂)800倍液或甲霜灵(58%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00-300毫升;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浓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二、玉米顶腐病防治要点
2.1 病害特征与发病机制
玉米顶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属和细菌性病原菌引起,其中禾谷镰刀菌最为常见。病菌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在高温高湿(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条件下快速繁殖。典型症状为心叶扭曲、腐烂,顶部叶片呈“枯心状”,纵向剖开可见维管束变褐,严重时植株生长点坏死。该病还可导致雄穗无法正常抽出,影响后期产量。
2.2 综合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基数;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大水漫灌。
化学防治:在玉米6-10叶期,选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氢氧化铜(77%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心叶部位;对于细菌性顶腐病,可使用噻唑锌(20%悬浮剂)800倍液或中生菌素(3%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物理处理:对发病较轻植株,可用剪刀剪去腐烂的心叶组织,并在伤口处涂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止病菌扩散。
三、玉米苗枯病防治要点
3.1 病害特征与流行条件
玉米苗枯病主要由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常发生于玉米3-5叶期。土壤黏重、肥力不足或遭受雹灾、虫害的地块发病重。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出现黄色条斑,逐渐扩展至整叶干枯;根系变褐腐烂,次生根减少,植株易拔起。该病发展迅速,从发病到死亡仅需5-7天,严重影响玉米成苗率。
3.2 防治技术方案
农业防治:种植前深翻土地,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施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生物防治:播种时沟施木霉菌(2亿CFU/克)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2公斤,通过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叶面喷施氨基寡糖素(5%水剂)1000倍液,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
应急防治: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用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病穴及周边植株进行灌根处理,防止病菌蔓延。
四、综合防控体系构建
4.1 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区域性病害监测点,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病原菌孢子浓度等数据;结合气象预报,通过短信、APP等平台提前7-10天发布病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科学防控。
4.2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推广“种子处理+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综合模式:采用包衣种子减少病原菌侵染;释放捕食螨、蚜茧蜂等天敌昆虫控制虫害,降低植株伤口感染风险;使用性诱剂、杀虫灯诱捕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4.3 专业化统防统治
鼓励农业合作社、植保公司开展统防统治服务,配备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施药设备,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用药水平。
五、结语
玉米苗期根腐病、顶腐病及苗枯病的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通过抗病品种筛选、农业措施优化、精准化学防治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构建多层次防控体系。未来应加强抗病基因挖掘与生物防治剂研发,推动玉米病害防控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保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05-19]
-
[05-16]
-
[05-15]
-
[05-12]
-
[05-09]
-
[05-08]
-
[05-07]
-
[05-06]
-
[04-30]
-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