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玉米潮粮烘干后容重的变化规律
/yumi/ 2025年11月20日 饲料原料小艾
广告

  一、总体规律

  在相同品种与测定条件下,潮粮经烘干后,籽粒表面更光滑、籽粒间空隙更小,测得的容重(g/L)通常上升;但若采用高温快速烘干,籽粒出现皱缩、裂纹、爆腰等热损伤,容重可能低于低温或自然缓苏干燥。总体上,容重变化由“水分散失导致的堆积更紧密”与“热损伤导致的结构松散”两种相反效应叠加决定。

  二、水分对容重的影响与换算

  容重随水分升高而下降,呈明显负相关。经验规律显示:当水分在≤18%时,水分每升高1 个百分点,容重平均下降约3 g/L;当水分>18%时,水分每升高1 个百分点,容重平均下降约6 g/L。当水分 >23%时,容重与水分的线性关系显著变差,测定与比较需先将样品降至≤18%再测。

  估算示例(便于把握量级):若两样品水分相差8 个百分点,且均处于≤18%区间,则容重差约为 8×3=24 g/L;若处于>18%区间,差值约为8×6=48 g/L。该估算仅反映“水分效应”,未计入烘干热损伤或杂质等因素。

  三、烘干方式与工艺条件的影响

  低温(缓苏)干燥:水分匀速蒸发、籽粒外硬里软程度小,表面更光滑、孔隙更小,容重通常更高;同时破碎率更低、水分更均匀,有利于储藏稳定性。实际对比中,低温慢速烘干的容重可比高温快速烘干高约16 g/L。

  高温快速烘干:籽粒表面迅速形成硬层而内部水分迁移滞后,易产生褶皱、裂纹、脱皮,导致堆积空隙增大,容重下降。案例显示,自然缓降至14.0%水分的容重约740 g/L,而同批玉米经110℃塔式烘干至 14.0%水分仅约716 g/L,容重下降24 g/L。

  工艺建议:为兼顾容重与品质,干燥介质的最高粮温宜≤60℃,干燥介质的最高温度宜≤130℃,并采用“干燥—缓苏”交替的低温慢速工艺,可有效抑制容重损失与热损伤。

  四、烘干前后容重的测定与对比要点

  测定一致性:容重测定对取样方法、插片流畅度、排气砣位置等操作极敏感。规范操作必须在同一方法学条件下测定。

  水分校正:当烘前与烘后水分差异较大(尤其>23%)或两者水分不在同一区间时,直接比较容重会失真。应先将样品降至≤18%并冷却至室温后再测,或先做水分校正后再比较容重。

  破损与杂质:烘干可导致破碎粒增加(增幅约0.2%–1.1%),而破碎粒在一定范围内与容重呈正相关(有研究称破碎粒增加10%,容重可增2–4 g/L),这会“掩盖”部分热损伤造成的容重下降;因此对比时应同时记录破碎粒、不完善粒与杂质数据。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饲料原料小艾
广告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广告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