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豆市场“两个充足、一个平稳”。5 月 11 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和粮食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介绍,当前我国大豆市场情况可以概括为“两个充足、一个平稳”:国产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粮源充足,市场购销总体平稳。从国内看,2022 年我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超过 2000 万吨,满足食用消费后还有 500 万吨左右节余,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从进口看,全球大豆供求宽松。2022/23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 3.7 亿吨,创历史新高;消费量 3.66 亿吨,产消结余 300 多万吨。从市场购销看,新豆上市后,收购工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势头。3 月底大豆旺季收购工作结束,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新豆 418 万吨,同比增加 171 万吨。同时,前期有关部门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了新季国产大豆收购工作,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未来将继续增强我国大豆消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卢景波表示,为增强大豆消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一是扩大产能,持续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高国产大豆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二是促进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国产大豆知名品牌。三是合理消费,推进大豆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鼓励饲料养殖企业优化调整饲料蛋白含量;倡导居民健康饮食,引导食用植物油健康消费;四是稳定进口,加强国际合作,在稳定传统豆源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兴豆源市场,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
国内豆菜粕价差小幅收窄。进口大豆陆续进厂,豆粕产出增加价格回落;夏季来临水产养殖增加支撑菜粕需求和价格,豆菜粕价差小幅收窄。5 月 11 日,2309合约豆菜粕价差 501 元/吨,周环比缩小 49 元/吨,月环比缩小 216 元/吨,同比扩大 179 元/吨;2401 合约豆菜粕价差 705 元/吨,周环比缩小 41 元/吨。沿海地区豆菜粕现货价差 880~1000 元/吨,周环比缩小 30~120 元/吨。
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下降本周进口菜籽报价上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进口成本上升,菜籽压榨利润周环比下降。5 月 11 日,加拿大 6 月船期进口菜籽 CNF报价 643 美元/吨,合到港完税价 5395 元/吨(9%进口关税、9%增值税),较上周回升 265 元/吨,对郑商所 2309 合约盘面压榨利润-430 元/吨,比上周回落 220元/吨,广东地区现货压榨利润-310 元/吨,比上周回落 280 元/吨。
5 月 11 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收盘互有涨跌,其中基准合约收高 0.2%,代表新作的 11 月合约下跌。截至收盘,大豆期价上涨 6.75 至下跌 4.50 美分/蒲式耳,其中 7 月期约收高 1.50 美分,报收 1405.50 美分/蒲式耳;11 月期约收低 2.75 美分,报收 1248 美分/蒲式耳。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