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达孚公司(LDC)巴西分公司的高管表示,尽管中国努力降低豆粕在动物饲料中的占比,并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但未来几年中国仍将在全球大豆市场扮演核心角色。
路易达孚巴西公司负责棉花、谷物和油籽业务的执行董事恩里克·斯尼特科夫斯基在由BTG Pactual主办的库亚巴农业论坛上指出,在美中贸易紧张的背景下,中国这个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已增加其大豆库存。他表示,中国大豆供应短缺,需要进口略高于1亿吨的大豆,相当于马托格罗索州和阿根廷总产量的一半。
斯尼特科夫斯基承认,中国希望减少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因此减少了饲料中的豆粕比例,并可能提高国内大豆产量。但是他认为,虽然提高生产率将使中国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一小步”,但是中国已将其战略从囤积转向“进口控制”。他表示,几年前,中国的战略大豆库存为500万至600万吨。后来库存增加到1000万至1500万吨,当时每个人都说,哎呀,库存规模变了。而如今我们谈论的是3000万吨大豆库存,差不多相当于中国进口需求的三分之一。
斯尼特科夫斯基表示,未来几年,由于市场规模庞大,中国仍将保持其作为主要进口国的核心地位。此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将带来额外的需求。
为了满足全球需求,巴西农业企业已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应对需求,但仍需在基础设施和物流方面进行投资,以降低该行业的成本。
路易达孚是今年4月获得帕拉那瓜港口农产品运输码头租赁权的公司之一。他表示,将谷物从马托格罗索州运到桑托斯港的成本几乎是从桑托斯港运到中国港口的三倍。作为替代方案,该行业一直努力扩大北方弧港口的出口规模。如果不提升内部竞争力,就会出现物流瓶颈,价格劣势将导致巴西错失出口机会。
饲料行业信息网声明:频道所刊登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