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猪料评选 精诚企业专题 饲料巴巴 饲料英才网 中国畜牧论坛 饲料网址大全 手机短信 饲料周报 年报 名录 在线直播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广告
新质生产力赋能,肉牛产业也能“高精尖”
发布于:2025年7月29日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广告
广告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的关键,它能助力产业突破传统养殖效率低、成本高、污染重的瓶颈,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核心在于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提升智能化养殖与良种选育,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并通过延伸产业链(深加工、品牌化)提升整体价值与竞争力。

  7月25-27日,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上,肉牛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主题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北京历源金成董事长赵金石博士、帝斯曼-芬美意反刍技术主管丁耿之博士、韩国独资夏林(聊城)饲料董事长李善福博士、嘉吉微营养与健康科技业务主管何源博士、百美达动保反刍业务总监宋荣渊等分别从肉牛AI大模型应用、精准服务工具、高端牛肉生产技术、肉牛高效肥育饲养管理要点以及全方位肉牛应激管理方案几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享,为推动我国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周振明教授主持本专题报告

北京历源金成科技有限公司赵金石博士

  赵金石博士以“肉牛AI大模型应用发展与全产业链数智赋能体系”为题,围绕肉牛产业背景、AI+大模型赋能数智化管理、AI+智能硬件实现数智牧场降本增效以及“新牛潮”与“新牛通”如何实现全产业链数智化提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赵金石指出,我国肉牛产业链的现状是比较分散的,虽然有利于行业外人员投身到肉牛产业中来,但也急需全面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从而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他重点介绍了公司创新研发的新牛人6.0大模型,即牧业AI+数智化模型,强调其数智牧场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牛只增重管理与健康监测、精准营养与饲喂管理、环境管理等三个领域。他指出,新牛智能第三代TMR精准饲喂系统通过全过程精准饲喂监控管理,实现了肉牛场日粮管理的标准化、远程化和自动化,让管理告别了经验主义。

帝斯曼-芬美意动物营养与保健反刍技术经理丁耿之博士

  丁耿之博士以“精准服务工具在肉牛业管理中的应用”为题,首先介绍了肉牛生产中的常见问题,诸如营养配方、饲养管理以及低碳配方等问题;随后,他围绕如何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帝斯曼-芬美意开发的精准服务工具—“刍优”肉牛配方软件、Farm TellTM肉牛管理软件以及SustellTM碳足迹计算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这些精准服务工具在肉牛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他指出,“刍优”肉牛配方软件是实现精准营养的有利工具、节本增效的利器,聚焦解决:配方是否平衡,营养浓度是否匹配生长性能,不同阶段配方如何设计以及不同品种肉牛配方如何设计;Farm TellTM肉牛管理软件是肉牛场管理者的全能伙伴,可以让管理者实时掌握牧场的每一个细节,聚焦解决:个体牛历史数据追溯,牛只购买和销售记录,料槽评分,配料和投料的准确性,采食量调整策略,母牛的发情检测以及繁殖数据分析;SustellTM是目前业内唯一获得ISO认证的专门服务畜牧业的LCA平台,聚焦解决计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环境足迹和创造绿色价值。

韩国独资夏林(聊城)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善福博士

  李善福博士以“满足中国消费者要求的高端牛肉生产技术”为题,从赚钱的高端肉要素以及赚钱的高端肉生产的夏林方案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高端牛肉的生产面临着饲养期漫长、成本高以及最终结果难以预料的挑战,并且肉质和出栏月龄是影响高端牛肉的生产的关键。如何生产高端牛肉,遗传、技术和管理是关键。以日本高端牛肉生产情况为例,20年间日本A5级别的高端牛肉产量从占比14.8%提升到67.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遗传能力(品种改良)、技术程序(饲料营养)和农场管理能力是高端牛肉生产的关键。他预测,中国高端牛肉产能将在未来5年内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从农场基本管理能力、高端肉牛的生理和发育模式、营养技术(维生素A)以及犊牛管理四个维度详细介绍了赚钱的高端肉生产的夏林方案,指出要想高端肉做得好,首先肥育要做得好,并且育成牛体型比体重更重要。

嘉吉微营养与健康科技业务中国区反刍技术经理何源博士

  何源博士以“肉牛高效肥育饲养管理要点”为题,系统介绍了嘉吉微营养与健康板块关于肉牛高效肥育饲养管理的要点。他指出,吃不够、长不上、油太多、肉质差是当前我国肉牛养殖的主要痛点,其中“养好瘤胃”是养好肉牛的重中之重。只有养好瘤胃,才能保证干物质采食量的持续最大化,才能充分提升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他认为,第一是饲槽管理,这是肥育场最重要的工作。饲槽管理的目标是持续最大化的采食量、最小化的消化紊乱、最大化的动物生产表现。第二是饲粮要做到恰当的精粗比,其中一是肥育期通常会选择高精料日粮,一般精料占比70%以上,从而增加瘤胃中丙酸产量,促进增重;二是控制玉米颗粒度,采用互补的谷物原料策略,利用不同消化速度的谷物互相配合来控制瘤胃酸度;三是肥育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粗饲料,避免出现瘤胃消化紊乱的问题;四是最大化增重净能摄入量。第三是合理选择经过科学验证的饲料添加剂,如达农威肉牛专用XP,它能优化瘤胃菌群,提升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并且支持更高精粗比的饲喂模式。第四是做好抗应激。可行的措施包括遮阴、风扇+喷淋以及使用达农威肉牛专用XP等等。

百美达动保反刍业务总监宋荣渊

  宋荣渊以“创新型全方位肉牛应激管理方案-安抚信息素”为题,围绕奶牛/肉牛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和常用药物以及百美达在中国市场推广的14种产品进行了简要介绍。从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断奶及转群的新牛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环节管理的关键要点以及安抚信息素“百母芬™产品”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他列举了2010-2021年我国奶牛/肉牛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包括普通病29种、传染病16种、寄生虫病10种。针对这些疾病的常用药物有:普通病和传染病6种,寄生虫病5种。目前,百美达在中国市场推广的产品大约14种,其中5种来自海外进口,5种来自自营工厂,5种来自协议工厂。他特别强调了针对“新牛”缓解应激的重要性。其中,对于肉用母牛,应该关注围产期的护理;对于新生犊牛、断奶应激、运输应激和换场的新牛,更应强调抗应激管理,其中犊牛养殖中要注意六个C,即初乳、清洁、能量、传染病、舒适度、以及定时/人/量/质/温;在运输应激管理中,必须抓好购牛环节、运输环节、到场后处理以及后续处理四个环节的管理要点和入场操作流程五步法,尤其强调应激对牛情绪影响的关键性,建议使用安抚信息素。他还详细介绍了安抚信息素百母芬™产品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应用场景等内容,重点推荐在肉牛围产期、新产牛分娩、犊牛断奶、疫苗免疫、运输应激和转群阶段的应用。他着重指出,BRD是中国肉牛业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疫苗免疫、驱虫、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系统性地加以解决。

  主持人周振明教授在五位专家报告结束后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认为,我国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在于以尖端科技赋能,用智能物联奏响“智慧牧歌”,以精准营养助力降本增效,以绿色技术实现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关乎肉牛产业效率与牛肉品质的提升,更是保障“肉盘子”自主安全、满足消费升级的关键一跃。科技创新必将重塑我国肉牛产业未来新格局。

(作者:大涛
广告
广告
热点文章
新闻点击榜:
热点文章
热门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
新闻评论榜: